自食惡果:環境及社會的亂象如何觸發疾病
三十年前,世界衛生當局預見大多數傳染病的消滅,隨著小兒痲痺、天花、和傷寒的消退,全面的勝利似乎只是遲早的問題。
但是病菌確是難以捉摸的。常常用來對抗傳染病的措施,更使其惡化。到頭來傳染病仍是全球最主要的死因。它們每年殘殺了數百萬孩童和成人,在生產力及保健支出上耗費各國數十億美元。
副研究員安妮•白瑞德高聲急呼我們必須瞭解疾病的生命週期,及傳染病的生態,以便在發生的第一現場就阻止其爆發。
由於人口過多所造成的人類擁擠狀況、基本衛生服務的降低、不良的發展計劃、人類的移動、及廣泛的濫用抗生素造成目前傳染病再度的流行。如果這種趨勢不變,很多專家確信不久的將來會發生涵蓋全球的流行病。
白瑞德指出要制止這種傳染病的全球流行的浪潮,必需控制破壞生態的發展、確保乾淨的水源、及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用來擊敗天花的相同的工具,即有效的預防及公共衛生的措施,可有效地用來打擊其它的傳染病。這些努力會顯現出快速的經濟回報,以及減輕難以言喻的人類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