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態系列叢書 E011     

      2011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

守世界研究中心著;

看守台灣研究中心/台灣師大翻譯研究所 /輔大跨文化研究所 合譯

 售價:新台幣400元
ISBN 978-986-85541-2-2 (平裝)    17 x 23 公分    2011年7月 初版


過去兩年內,「看守世界滋養地球團隊」走訪了25個漠南非洲國家,在這些飢餓情況最嚴重、農村社區處境最水深火熱的地方,我們發現了豐富而多樣的農業創新方法,就像進入一座知識的寶庫;這些創新有的來自農民團體民 間志願組織、大學,有些甚至來自農企業公司。除此之外,非洲還有值得全球學習的經驗,讓全球雨露均霑的好處──不論是這塊大陸在減緩氣候變遷災難中扮演的 角色,城市農民餵飽市區人口的方法,或由非洲農民保存下來、即使是數千里外的堅定「在地飲食主義者」也要仰賴的作物多樣性。

《2011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檢視了當前農業創新的現況,包括播種方式、灌溉技術和農業政策,尤其聚焦於永續性、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的健康,希望做為一份指南,讓政府、基金會與關心此議題的公民更能對症下藥,消除飢餓與貧窮。


國立台灣大學教授郭華仁老師推薦文:《2011 世界現況,滋養地球的創新方法》:台灣觀點
國立清華大學退休教授彭明輝老師推薦文:台灣能從非洲學到什麼

【目錄】

中文版序暨謝辭 -------------------------------------------------------吳焜裕 iv

謝誌 ---------------------------------------------------------------------------- vi

目錄 ---------------------------------------------------------------------------- xiv

方塊、圖表 -------------------------------------------------------------------- xvi

--------------------------------------------------------Olivier de Schutter xviii

前言 ----------------------------------------------------- Christopher Flavin  xxii

世界現況:一年回顧 -------------------------------------------------------- xxvii

第一章

擘劃消除飢餓的新路線

Brian Halweil and Danielle Nierenberg / 鄭益明

1

  田野來鴻:衡量農業發展的成功 16

第二章

讓生態農業成為主流

Louise E. Buck and Sara J. Scherr / 蔡宜倩

19

  田野來鴻:馬達加斯加的稻米育種創新 33

第三章

蔬菜的營養與經濟潛力

Abdou Tenkouano / 林希樺

36

  田野來鴻:孕育希望的學校農耕 50
  田野來鴻:一畝田基金以農民為優先 53

第四章

讓每滴水生產出更多糧食

Sandra Postel / 張蕎韻、吳啟瑞

55

 

田野來鴻:雨水收集

68

第五章

由農民主導研究與發展

Brigid Letty, Qureish Noordin, Saidou Magagi, and Ann Waters-Bayer / 陳素姍

71

  田野來鴻:尚比亞的穀物貿易 82

第六章

非洲的土壤貧瘠危機與饑荒威脅

Roland Bunch / 陳碧珠

84

  田野來鴻:坦尚尼亞桑吉巴島的木薯新品種 97

 第七章

維護在地食物的生物多樣性

Serena Milano / 張雅億、林育珊、黃漢強、張簡守展、陳宏淑

100

  田野來鴻:肯亞動物基因資源面臨的威脅 115
  田野來鴻:太陽能鍋在塞內加爾的好處 117

 第八章

面對氣候變遷與打造恢復力

119

  對氣候調適方案的未知論立場

David Lobell and Marshall Burke / 羅允佳

121
  投資種樹 減緩氣候變遷

Chris Reij

124

  餐桌上的氣候危機

Anna Lappe

135
  田野來鴻:非洲的常青革命 141

 第九章

收成後損耗:備受忽略的問題

Tristram Stuart / 陳碧珠

144

  田野來鴻:透過牡蠣採集改善生計 156

 第十章

餵養城市

Nancy Karanja and Mary Njenga / 吳恬綾

158

  田野來鴻:提升西非的廢水灌溉安全 171
  田野來鴻:肥土豐農的「方便」法門 175

 第十一章

善加利用女性農民的知識與技能

Dianne Forte, Royce Gloria Androa, and Marie-Ange Binagwaho / 李根芳

177

  田野來鴻:利用劇場幫助女性農民 190
  田野來鴻:什麼是適當技術? 194

 第十二章

投資非洲土地:危機與轉機

Andrew Rice / 許惠萍、陳奐宇、翁億齡

196

  田野來鴻:更好的食物貯藏方式 208

 第十三章

失落的環節:不只是生產

Samuel Fromartz / 黃思瑜

211

  田野來鴻:不只是賑濟饑荒的教會 226

 第十四章

改善食品生產,從畜產做起

Mario Herrero, with Susan MacMillan, Nancy Johnson, Polly Ericksen,Alan Duncan, Delia Grace, and Philip K. Thornton / 謝承諭

230

  田野來鴻:盧安達的小規模牲畜生產 242

 第十五章

滋養地球之道

244

  瞭解複雜系統的新方法

Hans R. Herren / 林希樺

246
  評估農業發展計畫的新方法

Charles Benbrook

250
  幫助人類與地球的制度創新

Marcia Ishii-Eiteman

255
  治理的創新

Anuradha Mittal

259
  政策改革的創新

Alexandra Spieldoch

265

 

 

 

附註   270

索引

 

308


奧利維爾.舒特(Olivier De Schutter)

聯合國糧食權特別報告員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糧食生產比以往任何時候來得多,但飢餓也比以往任何時候來得嚴重。原因在於,長久以來我們將焦點放在提高糧食供應(food availability),忽略糧食生產的分配性影響及長期環境衝擊。儘管我們已成功地使糧食產量顯著增加,然而此刻必須體認以下幾點:我們雖有能力生 產更多,卻無法同時解決飢餓問題;增加產量是減緩飢餓與營養不良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在二十世紀後半葉,我們大幅提升了糧食生產的整體水平,卻也 同時為二十一世紀帶來重大的生態浩劫。

自1996年世界糧食高峰會(World Food Summit)後,全球對抗飢餓與營養不良的行動,已逐漸轉而以「取得適足糧食的權利」為基礎,其背後原因,部分即起於前述思維。2000年,聯合國設置 糧食權特別報告員,委任其調查報告糧食權進展或不足的情況,進而消除飢餓。2004年,各國政府鑑於國家糧食安全,同意支持逐步實現「取得適足糧食的權 利」。這些發展證明國際社會已有共識,明瞭全球飢餓問題不只是生產供應的問題,還要從邊緣化、日益嚴重的不平等、社會不公等議題著手。

糧食權的推動重點為提高政府責信,並確保各國政府瞭解當前目標為對抗飢餓和營養不良,而非一味追求增加產量。然而責信也是一種手段,可確保公共政策以社會 底層的需求為出發點,並持續受到檢驗及做必要修訂。在這日益複雜、快速變化的世界,若欲建立健全的公共政策,學習(learning)至關重要,我們必須 透過學習修正我們的價值觀、預設觀點、慣用典範以及看待問題的方式。

農業與糧食政策中,有三個重要的發展顯示上述學習不僅急迫,而且不可或缺。首先,我們瞭解目前的糧食系統十分脆弱。許多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國家,由於人口增長、缺乏農業投資,對國際糧食市場的依賴大幅增加。這是個沉重的負擔,特別是農產品市場出現投機性泡沫、導致價格上揚的時候;此外,糧 食價格往往會隨石油價格飆漲,亦是重要因素。

其次,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氣候變遷將嚴重影響農業生產。事實上,氣候變遷已對某些區域(尤其是依賴雨水灌溉的農業區域)造成威脅,使得這些地區無法維持 以往的農業生產水準。據聯合國開發規劃署(UNDP)指出,到2080年時,直接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而面臨飢餓風險的人口將會增加6億人。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乾旱及半乾旱地區面積預計將增加6,000-9,000萬公頃。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也曾經預測,在2000年到2020年間,南部非洲雨育農業的產量可能減少一半。在某些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生產損失,部份或可由其他地區所增 加的產量補足,但總體而言,到2080年時,生產能力至少會下降3%,若碳施肥效應(因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高而使得產量增加)不如預期,最多可能下降 16%。

第三,如前所述,我們知道增加糧食產量與消除飢餓及營養不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目標──它們或許互補,但不必然相關。人類歷經了一個世代後,才了解「綠色革 命」的整套灌溉、機械化、高產量種子、化肥等技術,可能都要全盤改變,才能在社會與環境等面向上符合永續。在針對為時超過30年的綠色革命的相關研究中, 有80%的作者在考慮公平層面時認為,不平等現象因技術的轉變而愈加嚴重。

綠色革命並未普及於貧瘠土地上的貧困農民,亦未及於大部分的婦女,因為相較於男性,女性不容易取得信貸、較少獲得技術推廣的支援、無力負擔技術革命所需的 資材投入。綠色革命使得資金不足的農民必須依賴高價值的外部資材投入,讓原本勞力密集的生產模式轉變為資本密集的農業模式,讓原本就缺乏其他工作機會的農 村人口加速流失。

以上所有證據都指向一些明顯的結論。面對價格節節升高、極不穩定的國際市場,我們應提升國家恢復力,特別是貧窮的糧食淨進口國:我們要鼓勵較能抵抗氣候變 遷的農業生產模式,也就是更多元、利用更多樹的模式;我們需要能夠減緩氣候變遷的農業;此外,我們應以促進農村發展的方式來發展農業,不但要在農村創造農 場內的工作機會,也要創造農場外的工作機會,並支持農民享有合理體面的收入。從理論與實務層面來說,這些都是無庸置疑的。然而,我們的任務是從這三種發展 模式中汲取經驗,而不是分別處理。所幸,《2011世界現況》證明了當前已有替代方案可回應我們的困境。

要提升發展中國家的自給自足能力,可針對環境友善、造福農村窮人的農業生產方式給予支持。二十世紀的農業將自然簡化成個別的元素,農業生態學的方法則擺脫 這樣的趨勢,轉而去體認糧食生產的複雜性,察覺植物與生態系統的關係,鼓勵農民發揮創造力,不再被動接受來自實驗室的知識,而是按自己的需求,共同創造知 識。農業生態農法的特點是外部資材投入低、限制對高價化肥與農藥的依賴。其肥料或堆肥等資材大多為在地生產,且當利用豆科植物或樹木來增加土壤肥力時,多 樣化的土地利用有助於系統的自我維持。一般而言,農業生態農法要求農民與土地緊密連結,而這可以是勞力密集型的,但這是優勢,而不是劣勢:在農村地區創造 就業機會,可促進農村發展;若同時能夠促進在地農產品加工能力,並增加農場之外的就業,更是如虎添翼。

但是,若缺乏強而有力的公共政策支持,這種仰賴在地生產投入、農民專業知識、永續生產模式的系統並不會流傳開來。農業生態農法的每公頃產量可以很高,而且 有效使用自然資源;但因為一般都是勞力密集的型態,而不容易與大規模、高度機械化、資本化的生產方式相抗衡。若沒有國家做後盾,很容易失去競爭力。

要支持這樣的系統,政府的公共採購方案可優先考慮永續農業,或採取誘導性的財政措施,針對高度機械化的農法所產生的外部性課予稅負,並獎勵有助於減少貧 困、促進環境永續的生產方式。政府的另一個角色為提供農業生態農法推廣所需的公共財,包括:結合農民知識交流的推廣服務;直接連結農民與消費者、無須透過 中間商的儲存設施與基礎設施;組織農民成立合作社,其可提升農民議價能力,使其產品的加工與行銷達到某種經濟規模,並加快農民互相學習的速度。在政府沒有 足夠資源執行這些任務或怠忽職守的地方,應讓私部門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不要再繼續增加未來的環境債務。

要全面落實包含永續面向的糧食權,不能單靠市場機制,還須借助國家的力量。我們必須建立責信機制,並監督其運作成果,以促進公共治理。這就是為什麼我鼓勵各國政府以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糧食權自願性指引》( Voluntary Guidelines on the right to food)為基礎,實行相關國家策略,以落實糧食權。畢竟,取得適足食物的人權,不只是象徵性的價值,亦與法律職責及運作架構有關。糧食權必須延伸到糧食安全的法律、政策和計畫。糧食權與本書所勾勒的農業發展模式相輔相成,確保我們走在消除飢餓的正確道路上。


前言

克里斯多福•弗雷文(Christopher Flavin)

看守世界研究中心董事長

2010年夏天,熱浪席捲俄羅斯西部,氣溫在數週內攀升至攝氏四十度以上,使得莫斯科就像杜拜一樣炎熱。當地人大多未安裝冷氣,飽受高溫之苦;讓情勢更加 惡化的是熱浪引發了嚴重的森林大火,摧毀郊區社區,讓莫斯科市民被嗆鼻的濃煙包圍超過一星期。天災結束前,俄羅斯總理普廷(Vladimir Putin)親自駕駛消防飛機,企圖以戲劇性的方式證明政府已掌控局勢。

對於世界其他地方來說,俄羅斯不尋常的天氣起初看來是電視上出現的奇觀,只是個地方危機,但直到熱浪與隨之而來的乾旱嚴重摧毀該國的小麥,才顯出事態嚴 重。幾天之內,俄羅斯官員宣布暫停小麥出口,立即造成全球價格飆漲超過三分之一,對玉米、大豆與其他世界糧食市場亦造成後續衝擊。

短短兩年間世界糧價再創新高,對我們來說是個嚴正警訊,這顯示了世界的糧食系統十分脆弱,且在眾多環境限制及愈來愈不穩定的全球氣候下,還要力求滿足近 69億人口的需求。農業危機所衝擊的第一線是全球9億2,500萬營養不良的人口,其中有許多是非洲和南亞的兒童,他們的生命在今後幾個月將變得更加搖搖 欲墜。

諷刺的是,近數十年來世界農業在某些方面的成就令人稱道:其透過投資新的農業技術與基礎設施,提高了作物產量,達成許多近程目標。澳洲、美國等主要糧食生產國的生產力已穩定提升;亞洲大部分地區(包括中國)也成功提高產量,因而減少農村的貧困和飢餓。

不過,這只是部分事實。在南亞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份地方的農業並沒有進步多少;過去幾十年來,國際社會與在地國家政府對農業的投資並不足。由於未能 在世界上一些赤貧地區提升農業,使得這些地方的農村經濟無法發展,造成上億人陷入貧困循環。農業提供了13億小農與無地勞工就業的機會,是發展中國家30 億農村人口的主要生計來源,這些人口中,約有86%人口主要以農維生。他們是否能享有更好的未來,大大地取決於世界上最窮困地區的農地利用方式。

直到最近,多數決策者仍相信提升非洲農業的唯一途徑為加倍的綠色革命,意即提供更多的高產量種子與肥料,藉此提高產量。這個簡單的公式十分吸引人,但在許 多情況下,並沒有奏效。對大多數貧困農民來說,種子和肥料通常過於昂貴,或根本無法取得。這類方案的好處通常流向少數可以生產豐富糧食的大農,但無助於促 進農村發展。

好在,人們逐漸瞭解單靠金錢與科技無法解決世界飢餓問題;這不僅是因為這種慣行的方法本身的缺點,也因為新作法所帶來的令人振奮的證據:這些旨在建立具生 產力的永續農業系統的新作法,可有效彌補或取代慣行農法的十八般武藝。這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尤其如此,當地成千小農正利用古文明智慧以及精巧的新技術以生產 豐富的糧食,同時保持當地土壤與全球生態系統不受破壞。

這正是本書與看守世界「滋養地球計畫」(Nourishing the Planet)所欲分享的故事。2009年至2010年間,該計畫的共同主持人丹妮兒.尼倫伯格(Danielle Nierenberg)走訪二十五個非洲國家,拜訪當地農民並學習他們的成功之道,從滴灌系統、屋頂農園、農林間作到保護土壤的新技術。在美國華盛頓,透 過網路,我們的研究團隊搜尋、分析為數更多的農業革新計畫,並將訊息透過「滋養地球計畫」的部落格、YouTube及推特,傳送給這些平台上快速增加的閱 聽群。

該計畫研究團隊所描繪的圖像十分令人振奮。提到創新,一般人會聯想到最新的搜尋引擎或線上遊戲,然而貧困的非洲農民證明,創新正在世界上部份最貧窮的社區 裡發生,且相較於大多數高科技的創新,其對於人類和地球所帶來的影響或許更大。以簡單、但具轉化力量的創新方式來培力小農,特別是主導非洲農業的婦女,將 可帶來快速、有效的改變。若當今花在美國的工廠化農場以及巴西的大豆種植園上的資源中,有一小部份轉投入在具創造力的小農身上,聯合國在2015年世界飢 餓人口減半的目標就不會那麼難達成了。

解決世界農業問題所涉及的利害關係,遠超過飢餓等迫切性的問題。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耕地與水資源的限制已逼在眼前;此時此刻,提高農業生產力以滿足糧食 需求的重要性,將更甚於以往。不同於二十世紀,現在已無法輕易地以廉價石油取代降解的可再生資源,這就是為什麼以綠色覆蓋作物作為天然肥料或以在地生產的 生質燃料替代柴油燃料等創新作法,如此令人興奮。

農業對於自然界也有極大影響。本書描述的許多創新作法可以扭轉糧食生產過程中,對於水、土壤以及我們所賴以維生的生態系服務所造成的損害。

世界糧食經濟也是全球環境問題的重心。當前的農業過度依賴化石燃料,不僅造成全球暖化(現在大氣中部份的碳曾經存在於北美與中歐的深層草原土壤),亦受到 氣候變遷嚴重威脅。2010年夏天是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科學家表示,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了30%,若不是受到這個原因影響,那麼伴 隨這夏天而來的極端天氣事件,包括在莫斯科以南兩千公里的巴基斯坦,洪水淹沒了140萬英畝肥沃農田等事件,便不可能發生。

收錄於本書的農業創新為我們捎來鼓舞人心的訊息,其一是這些新農法可對許多迫切的發展重要事項帶來貢獻,諸如保護嚴重不足的淡水資源、恢復漁場、減緩氣候 變遷。農業創新也有助於改善人類的健康,因為其不僅可提供窮人足夠的糧食,也可降低從富裕國家蔓延至貧窮國家的肥胖現象。

我們非常高興與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合作,推動這項可說是開創性的滋養地球計畫。我們期待找出具環境永續性的農法,而蓋茲基金會則許諾提高農業生產力,結合這兩項目標,我們正搭起新的橋樑,也許能為非洲以及其他地方的數億貧困農民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滋養人類與滋養地球這兩個概念密不可分,也與我們的未來習習相關。關於糧食系統的未來,我們希望《2011世界現況》一書能夠帶來更系統性、更徹底的思 考。我們必須捨棄簡單的道理,如「愈大越好」,也不要期待有萬靈丹可解決複雜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上述幾點,農業可能再次成為人類創新的核心,屆時我 們將更接近消除飢餓、創造永續發展世界的目標。

 


回到出版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