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缺不缺電 關鍵在是否放任用電需求與產業規模無限制擴張

台電及其背後指導靈,以「北東電網」(涵蓋基隆、新北汐止及台北南港等地、服務480萬人口)於2025年用電需求將成長至600萬瓩,而區內機組將陸續除役,未來僅剩和平電廠130萬瓩的供電能力,而將出現470萬瓩缺口為理由,急欲推動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將新增共260萬瓩的兩部燃氣機組,同時在有著外木山美麗景觀並被劃為水產動植物保育區且緊鄰基隆商港的海域填海造陸,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在闖關環評時引起關心公共利益、生態保育、基隆港運作安全的人士與團體嚴重關切。

台電這470萬瓩缺口的理由似是而非,且即使有新增發電機組的必要性,不見得協和電廠旁的海域就適合填海造陸,也不見得只有燃氣機組單一選項,這完全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這也是為何需要有環評把關。然而環評機制會不會在政商集團關切下淪為背書工具,要看環保署長與環評委員有沒有風骨;只是根據這一屆環評委員的作為,看來非常悲觀。(果不出所料,七月七日協和環評案是環評史上最黑暗一天,參見新聞稿:「違法環評瀆職涉圖利 署長張子敬下台負責」。)

目前這所謂的「北東電網」範圍內,可承擔基載或中載任務的機組,除了花蓮和平電廠外,就是即將除役的協和兩部燃油機組(共100萬瓩),在協和提出本案環評(2020年底)的當時,還有目前已經除役的核二廠(197萬瓩),當這些電廠陸續除役後,在用電量沒有跟著減少的情況下,勢必要有其他發電機組承擔起供電任務,這理由看來沒錯。

然而,問題在於這缺口到底有多大?新增缺口來自何處?缺口該不該任它持續擴大?其實,這缺口不應來自核電廠除役,因為在非核家園政策下,供電能力共324萬瓩的核一與核二廠的除役,早已是既定政策,並非今日始;台電當初即以非核家園為理由,提出不在「北東電網」範圍內的桃園大潭電廠增建燃氣機組共288萬瓩及填海造地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計畫,並在撕裂社會的情況下通過環評。更早之前,台電也以包含「北東電網」的北部地區用電需求高,仍有供電能力長期不足問題,而將林口電廠原本共90萬瓩的機組改建成3部共240萬瓩的新燃煤機組。可是,當台電銜政商利益團體之命,推動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時,卻用「北東電網」把林口和大潭電廠等為了非核家園及擴增北部地區供電能力的這528萬瓩切割出去,製造出北東電網有470萬瓩缺口的假相,來強化其急迫性及不可替代性。

其實,即使未來有470萬瓩的新增缺口,該缺口大半將來自高耗能半導體產業高度擴張、以大新竹為首的桃竹苗地區,而非雙北,更非用電量僅佔北部電網1.6%的基隆市:2022年基隆市年均負載僅17萬瓩,和宜花東加起來總共也不過98萬瓩,由和平電廠供應簡直是綽綽有餘。

20230705-theme.jpg
圖片來源: @台電環評簡報
圖中紅色區塊範圍內為北東電網,電網範圍內有和平電廠、協和電廠與核二廠。台電環評簡報中明確指出,北東電網在核二與協和電廠陸續除役後,除了130萬瓩的和平電廠之外,北西電網也可安全融通420萬瓩,而北西電網的安全融通量,或者說北東電網未來用電需求與供電來源,應該早已在林口與大潭電廠擴建時考量在內,因此北東電網尚未考量到的用電缺口應只有50萬瓩,而非台電對外強調的470萬瓩。那為何要新增260萬瓩?多出的用電缺口來自何處?

而協和四接案可能因為基隆市府、市民與環團的反對而受阻,台電又一直宣稱環團提出的地熱替代方案尚待日後評估(欸,不是應該在環評過程中好好調查評估嗎?怎麼兩三句話就排除其可能性?),更讓擁核勢力為著這470萬瓩缺口假象而蠢蠢欲動,而讓部份反核人士心急如焚,怕努力數十年、投入畢生心血的反核目標功敗垂成,於是站出來支持協和四接案;這可能讓環保界再次因為燃氣機組增建而撕裂,無法團結阻擋開發勢力與擴張政策。這種藉由470萬瓩缺口所產生的缺電恐懼,讓協和四接綁上反核神主牌的策略,搞不好是台電背後指導靈的處心積慮,因為進可攻退可守,即使協和四接推動失敗,還可順勢讓核二延役。

其實北部電網在現在以及台電預計完成協和兩部新增機組的2027年期間,尚不至於缺電;但之後會不會缺電,關鍵不在於協和四接蓋不蓋,而在於政府是否持續地放任產業規模擴張、無限制地滿足工商團體用電需求,讓用電量不斷成長。如果這樣的治理思維不改,再多的燃氣電廠與再生能源都不夠。比如台電2021年預估,2027年前用電量每年平均成長2.5%,近日則下修為2029年前每年平均成長2.03%,而2.03-2.5%的用電成長率,代表著每年將新增50萬瓩以上的用電量,也就是每年至少須新增500萬瓩以上的太陽光電,才能滿足新增的用電需求,如此新增的再生能源將幾無餘裕可取代既有燃煤或燃氣的供電量,如此2050淨零碳排又如何可能達標?

而即使電網電力都來自再生能源與號稱低碳的天然氣,那些因為電廠擴增而得以不斷成長的工業活動,所產生的空污、廢水、廢棄物以及毒性化學物質的使用不但不會減量,反而還會隨著產業規模擴增而增加。小小的台灣,如何能容納得下那麼多的電廠、半導體廠、鋼廠、化工廠、水泥廠、焚化廠與掩埋場?經濟發展的果實,難道得用我們的健康、美麗珍貴的生態環境來交換?難道不能在目前的用電量下,輔導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且市場已經過度飽和、高度競爭的老舊鋼廠與化工廠退場,讓政府目前重點輔導的產業可以順利擴廠而不用到處蓋新電廠、找新水源?

  • 作者:謝和霖,看守台灣協會。
  • 發表日期:2023年7月5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