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關心環境 尊重生命 看守台灣 永續家園

循環經濟的另類荒謬——蓮溪埤的非法掩埋


高雄路竹區的蓮溪埤,是二仁溪的滯洪區,腹地廣大,許多水鳥棲息。這裡曾是一塊美麗的溼地,也曾經被規劃為水庫,根據部落格「半竹野紀」的記載:

蓮溪埤位在路竹鄉最北邊的二層行溪畔,……很有可能就是二層行溪以前的河道,退化而成的牛軛湖,……蓮溪埤並無所謂上下游,水源應該多來自雨水及地勢影響而蒐集,現今蓮溪埤附近除埤塘外,還有廣大的溼地,也是白鷺聚居的場所,其可以灌溉的,應該也僅限於其週邊往北到二層行溪畔的農田。

蓮溪埤曾經被試圖規劃為水庫,不過後來似乎放棄了這項計畫,這項資訊可以參閱右側地名檢索系統的「高雄縣-路竹鄉-『連溪』」相關敘述:「由於蓮溪為本縣西北部一帶範圍最廣的一個淡水貯水窪地,在剛終戰後自來水尚未普及的時代,曾經被附近數鄉人士,委請臺灣省公共工程局(省住都局的前身),於民國52年規畫將之建為「蓮溪湖水庫」,計劃以二層行溪為水源,成立一個範圍含蓋茄萣、湖內、路竹、阿蓮、田寮等鄉的區域性自來水供水系統,但因所需工程費用龐大,財源籌措困難,以致未能付諸實現。」1

掩埋場錯在那?——反駁富駿聯合聲明

日期: 
2018/08/14 (週二)

【環保團體聯合聲明稿】


2018081401.png
遙望馬頭山。 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申請於馬頭山開發掩埋場的富駿公司和其夥伴可寧衛公司,於8/14日在蘋果、自由等平面媒體頭版刊登一則聲明「掩埋場有錯嗎?」,抱怨該案環評審查三年多來,遭反對者使盡全力抗議,甚至屢屢訴諸司法加以阻擾。他們認為掩埋場是不可取代的環保設施,而該案開發「牽繫著台灣未來廢棄物最終妥善處理的命脈」;言下之意,希望取得政府和社會大眾支持,讓他們早日通過環評,儘速開發。在此先就富駿場區有無常態地下水、司法不起訴及馬頭山區域有無地下水,特反駁如下:

循環經濟的另類荒謬——枋寮養殖專區以事業廢棄物當回填土


屏東縣枋寮鄉新龍村,是漁業署規劃的番仔崙養殖專區,台灣石斑產業的重要產地。原在外開店的陳右穎四年前回鄉,接手養殖。陳右穎說,番仔崙養殖專區養的魚種有石斑、龍膽石斑還有午仔魚,目前外銷以中國為主,年產值大概超過10億左右。由於外銷價高,當地居民幾乎全靠石斑魚維生。2018年3月起人和村1處魚塭,遭回填惡臭的不明廢土,整片土地滿溢噁心的泥臭味,旁邊的謝姓養殖戶更說,最近天氣開始變熱,他的魚塭鄰近廢土,深受其害,除了受到土方落塵影響,每天上百台砂石車經過,養殖的蝴蝶魚被震動嚇到不敢吃飼料,全部翻肚,一池就損失百餘萬元。魚塭旁的水池和塭堤盡是魚屍,在夏日高溫曝曬下,魚腥味非常難聞,自己養的3隻狗也不知為何陸續暴斃,令人驚恐。


20180813-01.jpg
番仔崙養殖專區——以事業廢棄物當回填土。

2018年5月23日自由時報地記者陳彥廷有如下的報導:

經濟: 

呼籲大家一起向環保署發聲,不要一次使用即拋棄的吸管


近期環保署發布從明年七月起部份場所(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和連鎖速食店)內用不得提供塑膠吸管,後年起擴大到所有場所。這項限制令引發社會大眾熱烈討論,紛紛構思各種飲用珍奶的方法,相信創意無限的大家都有各自的替代方法。不過此項禁令除了塑膠吸管,還有一個地方需要大家的關注和行動。

環保署的草案中禁止了塑膠吸管,卻開了「後門」,允許使用「生物可分解材質」和「以紙、竹片、稻穀等為主體再以塑膠塗布的吸管」。首先,生物可分解塑膠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下堆肥才能分解(環保署的環保標章中對於生物可分解塑膠的驗證標準是在好氧環境中,溫度維持58℃左右,45天後生物分解度在70%以上),如果流落到大海等環境中,會很難分解,同樣會造成海洋生態危害;而且生物可分解塑膠也欠缺回收管道,如果和其他塑膠材質混在一起回收,大大增加篩選困難度,影響塑膠再生料品質。那紙吸管呢?「由紙、竹片、稻穀等為主體再以塑膠塗布」的吸管就和紙餐盒、紙杯一樣,回收後尚需分離紙和塑膠淋膜,回收處理成本不符效益,不受回收業者青睞,大多仍會進入焚化廠。

環境與健康: 

珍奶限用塑膠吸管 錯了嗎?


2015年一隻海龜鼻孔卡管的影片,不但奪取全球淚光,引發更多人對海洋廢棄物的關注,也讓全球許多政府開始研議禁限用吸管的政策。而環保署今年提出的海廢治理行動方案中,也首打吸管,並於近日預告草案,打算自2019年七月起,禁止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賣場、連鎖速食店等之餐廳提供內用客人一次性「塑膠」吸管。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會上許多討論。環團大多認為,在餐廳內用時,吸管實在沒什麼必要性,因此應該禁止「任何材質」的一次性吸管,而非只是塑膠吸管;但環保署這次對生物可分解塑膠吸管、塗布塑膠薄膜的紙吸管網開一面,顯有為德不足之處。

社會: 

龍崎爭議:何忍挖斷龍脈,讓廢棄物住聖山?




2018060501.jpg

龍崎,地處阿里山山脈尾端,是台南東南端的一個偏鄉,再往東或往南,就是高雄的內門與田寮,人口只約四千人,為台南市人口最少的行政區。在可考的歷史中,最早遷居至此的人類,是平埔族的西拉雅族的新港社人,因此它舊名「番社」,後在日治時期的1920年,取較大聚落龍船及崎頂之字,設置龍崎庄,是今日地名之由來。1

雖然對人類來說是偏鄉,但這裡有相當令人驚豔的景觀,也是不少生物棲居之所,卻於2003年被選為事業廢棄物綜合處理中心的場址所在,於是一連串爭議就此而起。

環境與健康: 
社會: 

頁面

訂閱 看守台灣 Taiwan Watch RSS